广告制作后期,别忽略 “细节检查”

广告制作到后期,比如设计稿完成后、印刷前、视频剪辑完成后,很多人觉得 “差不多了”,忽略细节检查,导致广告出现错别字、颜色偏差、画面模糊等问题,不仅影响广告效果,还会让品牌显得不专业。所以广告制作后期,一定要做好细节检查,别让小问题毁了整个广告。​
首先,文字内容要仔细查。文字是广告传递信息的关键,要是有错别字、语病、信息错误,会让消费者误解,还会显得品牌不严谨。检查时要逐字逐句看,比如检查产品名称、价格、优惠时间、联系方式、地址等关键信息,有没有写错,比如 “买一送一” 写成 “买一送二”,“2024 年 10 月” 写成 “2023 年 10 月”,电话号少一位数字,这些错误都会造成严重影响。可以让两个人交叉检查,比如设计师自己查一遍,再让同事或需求方查一遍,因为自己看自己的作品,容易忽略错误,交叉检查能提高准确率。还要检查文字排版,比如有没有文字重叠、断行不自然、对齐不整齐的情况,这些细节会影响广告的美观度。​
然后,颜色和画面要仔细查。要是是印刷类广告,比如海报、画册、包装,要检查颜色是否和设计稿一致,有没有偏色。可以让印刷厂先打样,拿到样稿后,和设计稿对比,比如红色有没有偏橙或偏紫,蓝色有没有偏绿或偏灰,要是颜色偏差大,要让印刷厂调整,直到颜色一致。还要检查画面清晰度,比如图片有没有模糊、有锯齿,文字有没有重影、模糊,尤其是小字体,要确保清晰易读。要是是视频广告,要检查画面有没有卡顿、画质模糊,声音有没有杂音、音量不一致,字幕有没有错别字、位置不当。​
还有,格式和尺寸要仔细查。不同的广告投放场景,对格式和尺寸有不同要求,要是格式不对、尺寸不符,广告无法正常投放,或者投放后出现变形、裁剪的情况。比如电商主图有固定尺寸,要是尺寸不对,会被平台裁剪,影响展示效果;公众号封面图格式要是 JPG 不是 PNG,可能会出现背景色偏差;视频广告格式要是 MP4 不是 MOV,可能无法在某些平台播放。所以后期检查时,要确认广告的格式、尺寸是否符合投放要求,比如对照平台的格式说明,检查设计稿的尺寸、分辨率、文件格式,确保没有问题。别等到投放时才发现格式、尺寸不对,再修改会浪费时间,还可能错过投放时机。